5月6日,邵阳市茶企进入《中国茶全书》国家卷评审会议在邵阳市农科院召开,《中国茶全书》总主编王德安、《中国茶全书•非遗和制茶工艺大师卷》主编、联合国院士、湘茶集团总工程师吴浩人、《中国茶全书》总编委会副秘书长胡琰、邵阳市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谢长青、《中国茶全书•湖南邵阳卷》主编、邵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易祖强及邵阳市重点茶企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邵阳市茶叶研究所所长唐瀚主持会议。
会上,王德安详细介绍了《中国茶全书》国家卷的编撰进展与出版规划。他强调,该书作为国家级茶文化典籍,旨在全景式展现中国茶产业的历史脉络与现代成就。“邵阳城步峒茶、邵阳红茶等品牌兼具生态禀赋与文化底蕴,需通过严谨编撰,系统呈现其历史传承与创新成果。”他提出,入编企业应紧扣“三茶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突出邵阳茶的资源特色与科技赋能,打造可复制的产业发展典范。
吴浩人重点解读《非遗和制茶工艺大师卷》的入编要求,强调该卷聚焦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与制茶大师的匠心故事。“城步油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瑰宝,峒茶古法制作、邵阳红茶创新工艺等均为重要文化载体。”他呼吁茶企深入挖掘传统工艺价值,积极申报非遗传承人,以典籍为媒提升品牌文化影响力。
邵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易祖强作动员讲话时指出,此次入编是邵阳茶产业走向全国的战略机遇。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申报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二是突出特色提炼,聚焦生态茶园、非遗技艺、科技突破等核心优势;三是形成协同合力,构建“学会统筹、企业主责、科研支撑”的工作机制,共同擦亮“邵阳茶”金字招牌。
在交流环节,茶企代表与编撰组就申报细节展开深入探讨,编撰组现场答疑,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指导,并建议结合茶旅融合、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价值。
市农科院副院长谢长青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农科院将全力为编撰工作提供支撑,他强调:“此次入编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以典籍为窗口,全方位展现邵阳茶的生态之美、技艺之精与文化之韵,为‘千亿湘茶’战略贡献邵阳力量。”
此次评审会议标志着邵阳茶产业正式融入国家茶文化传播体系。下一步,邵阳市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快编撰资料整理与申报审核,同步推进茶旅融合示范项目,推动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